十面埋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í  miàn  mái  f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mbush on all sides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十面埋伏”的成语拼音为:shí  miàn  mái  fú,注音:ㄕˊ ㄇㄧㄢˋ ㄇㄞˊ ㄈㄨˊ,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,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。”,基本解释: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。,例句:三国·曹操《出使荆州诏》:“江东数十万人马,十面埋伏,将军宜谨慎行军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shí  miàn  mái  fú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ㄕˊ ㄇㄧㄢˋ ㄇㄞˊ ㄈㄨ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ambush on all sides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,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三国·曹操《出使荆州诏》:“江东数十万人马,十面埋伏,将军宜谨慎行军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