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识泰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ù  shí  tài  shā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不识泰山”的成语拼音为:bù  shí  tài  shān,注音: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,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。小儿有眼不识泰山。”,基本解释:不认识泰山。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,例句:相传古代有个人名叫石将军,他虽然身材魁梧,但却非常谦虚,经常自称不识泰山。后来他被招募为将军,在战场上表现出色,所以人们常用“不识泰山”来形容某人虽然外表不起眼,但实际上具备了非常优秀的能力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bù  shí  tài  shān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不认识泰山。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。小儿有眼不识泰山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相传古代有个人名叫石将军,他虽然身材魁梧,但却非常谦虚,经常自称不识泰山。后来他被招募为将军,在战场上表现出色,所以人们常用“不识泰山”来形容某人虽然外表不起眼,但实际上具备了非常优秀的能力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