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不应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ǒu  bù  yìng  xī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fess one thing, but mean another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口不应心”的成语拼音为:kǒu  bù  yìng  xīn,注音:ㄎㄡˇ ㄅㄨˋ ㄧㄥ ㄒㄧㄣ,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:“官人,你昨夜恁般说了,却又口不应心,做下那事!”,基本解释:应:符合。心口不一致。,例句:唐代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有一句诗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这里的“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”就是一个口不应心的例子,原意是说如果不是在山上见到了群玉,就会在月下的瑶台上相遇。但实际上是在嘲讽当时的宫廷虚伪和明争暗斗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kǒu  bù  yìng  xīn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ㄎㄡˇ ㄅㄨˋ ㄧㄥ ㄒㄧㄣ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profess one thing, but mean another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应:符合。心口不一致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:“官人,你昨夜恁般说了,却又口不应心,做下那事!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有一句诗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这里的“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”就是一个口不应心的例子,原意是说如果不是在山上见到了群玉,就会在月下的瑶台上相遇。但实际上是在嘲讽当时的宫廷虚伪和明争暗斗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