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耳相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ǒu  ěr  xiāng  ché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each orally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口耳相承”的成语拼音为:kǒu  ěr  xiāng  chéng,注音:ㄎㄡˇ ㄦˇ ㄒㄧㄤ ㄔㄥˊ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没有文字的教育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方孝孺《答王仲缙书》:“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,口耳相承,猥有所称引。”,基本解释:指接受传闻。,例句:唐代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中写道: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这里用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来形容人们通过口耳相传,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传播开来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kǒu  ěr  xiāng  ché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ㄎㄡˇ ㄦˇ ㄒㄧㄤ ㄔㄥ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没有文字的教育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teach orally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指接受传闻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明·方孝孺《答王仲缙书》:“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,口耳相承,猥有所称引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中写道: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这里用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来形容人们通过口耳相传,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传播开来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