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足鼎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ān  zú  dǐng  l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三足鼎立”的成语拼音为:sān  zú  dǐng  lì,注音:ㄙㄢ ㄗㄨˊ ㄉㄧㄥˇ ㄌㄧˋ,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三方对立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,基本解释: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,例句: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时期,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势均力敌,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sān  zú  dǐng  lì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ㄙㄢ ㄗㄨˊ ㄉㄧㄥˇ ㄌㄧ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三方对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时期,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势均力敌,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